事情,就是那样发生的。
林茗躺平了,手背上事先插入的针头,此时连上了一根长长的塑料管。医生摆弄着她的双手、头,准备就绪,她被推进那台巨大的机器。此时她脑子依然空白,全程恍惚。
尽管隔着降噪耳机,她依然能感受到,那机器发出的巨大声响,滴滴滴滴,哒哒哒哒,嗡嗡嗡嗡,快把她脑袋撕裂。那声音一会儿钝重,一会儿尖利,是现代高科技特有那种金属碰撞声,又有点像来自远古的巫师作法时的粗糙乐器。
她开始想,自己的身体,即将献祭给死神。
01
癌症,突如其来
在医生观察节目《我的白大褂》中有这么一个病例。
31岁的深圳女孩,因早起发现自己长了肿块,医生很快就做出了诊断:她得了浸润性乳腺癌!
看到医生给自己下的病重通知书,女孩崩溃流泪。就像很多人一样,她虽然一直知道熬夜会伤身,却怎么也想不到伤害会这么大。
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把睡眠不足列为致癌因素的行列。熬夜的人患癌症早期的风险会增加49%,患晚期癌症的风险增加24%。
广东一位31岁的李先生,他平时就有边熬夜边喝酒、吃烧烤的习惯。后来因为出现了便血、排便不尽等现象,医院做检查。医生诊断后告诉他,他已经患上了大肠癌。
前段时间,先生在最新的《中国睡眠指数报告》中看到这样的数据:
中国人在年的平均入睡时间已经推迟到23:55。80%的人都有晚睡的习惯,其中近乎一半人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
熬夜成为当代人生活的常态。有些人熬夜是因为生活所迫,工作加班的需求导致不得不牺牲掉睡眠。
但是事实上,这种因工作性质而熬夜的比例只有23.4%。也就是说每10个熬夜的人中,有将近8个人是主动熬夜。
02
癌症年轻化趋势
各国统计数据中,癌症年轻化,正逐渐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的数据是来自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年,20岁到39岁的年轻人每10万人有大约40个人查出肿瘤,年,这个数字增加到70个,13年间上升了80%。
全球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期刊《临床肿瘤杂志》在年9月发布了一篇论文,该研究统计了10年数据(—年),各年龄段年轻人(15~39岁)的癌症发病率都在不断地上升,预计在年,15~39岁的年轻人中将有大约例新增癌症病例和例新增癌症死亡病例。
但是具体到各个病种的类别,情况又有些不同。以结肠癌为例,最近这些年,结肠癌的发病率在65岁及以上人群中有所下降,但在年轻人中却不降反升。全世界都如此。
每个个体诱发癌变的因素各不相同。
有的是高风险癌基因,有的是不良生活方式所致,长期的熬夜、不健康的饮食、吸烟等等。病因很难追踪至具体,但癌症年轻化趋势的数据背后,正揭示着这一代年轻的残酷处境: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社会压力。
03
癌症治疗,到底要花多少钱?
但现实中,对于一些癌症患者来说,不是他们不想治疗,而是那高昂的治疗费用让人难以负担。
确实,癌症的治疗,或可用烧钱来形容。
你看,羽坛巨星李宗伟为治疗鼻咽癌,就花了万人民币,费用高到让人瞠目结舌,分分钟就击溃各种中产阶级。
可能有人疑惑了:癌症治疗,到底钱都花在哪里了?
一般来说,治疗癌症的钱主要会用在手术、术后辅助治疗、定期复查3个方面。
癌症手术费用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手术方式、医院地域来具体区分,单次一般是几千到几万。一些中晚期的患者往往要不止一次手术,手术费用就可想而知了。
早期癌症在手术后可能不需要其他辅助治疗,但如果是癌症中晚期的患者,一般都需要进行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辅助治疗。以肺癌为例,来源于腾讯医典的治疗数据表明,一次伽马刀放疗的费用大约是元,一次化疗的费用大约是1元,而且通常放疗和化疗不会一次就完,会有一个疗程。至于靶向治疗药物一次大约是元,一般治疗下来花费可能会达到万元以上。
癌症有复发和转移的可能,因此癌症患者出院后有且必要终身复查和随访,尤其在术后的前五年复查会频繁些。肿瘤复查的项目包括抽血化验、胸片、彩超、CT、核磁等,一般一次几百到上千元不等;如果复查遇到难以确定的问题需要做PET-CT全身检查,一次则要1万元左右。
面对疾病,网络互助的力量展现出了强大的能力,它不存在设立费,运营成本也降低了,而且实现了去中介化,中间成本降低,性价比非常较高。绝对是我们抵御风险的不二之选。
当然,在建议您选择网络互助的同时,也是提醒大家,愿我们都能不再把真相看成是烦人的大道理。早点放下手机,好好睡觉,珍惜自己。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