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胆结石,那是你的“中清之府中毒”了,重用玉米须消除患者2.1cm胆结石后,我发现:每一种需要做手术的病,都是医生对金钱的渴望。我爷爷和父亲就是中医,那会的人很穷,来看病的大部分没钱,我爷爷从来不计较,有钱没钱都能看,村民们也很质朴,会用些鸡蛋、水果、蔬菜来换。可现在呢?医院大门朝南开,有病没钱莫进来。今天说的这些话,可能会遭到很多人讨厌,但我还是要说。这个世上有很多病不是不治之症,比如刚发现的二型糖尿病;也有很多病不需要做手术,比如囊肿、结石、结节、脂肪瘤等。那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培养一个糖尿病患者需要十几年的时间,要是刚发现就被治好了,卖药的、卖机器的怎么办?像经常需要做手术的胆结石,说句心里话这玩意手术切不完的,就像是割韭菜一样,割一茬长一茬,但一场手术费用多高,大家心里都清楚吧。医院的每个医生月月都有指标,完成多少手术,卖出多少药,开出多少检查单等等,只要指标完成了,不光医生的工资高,对医院也好。
我觉得每一种需要做手术的病,都是医生对金钱的渴望。可一旦心里追求这些了,就和从医的本心背道而驰,这也导致如今医疗水平提高,不治之症却多,病人却多。去年遇到一位男患者,胆结石最大的2.1cm,医生建议切除胆囊,但切了之后消化能力大大减弱,很多病也会随之而来,医院,也无济于事,就在准备手术前,听朋友介绍找了我。患者自述右胁胀痛,一吃东西就胃痛,有时会嗳气,反酸,口苦,偶尔会后背疼,大便干,2天1次,舌红苔黄腻脉沉弦。辩证后见方:生白术,茯苓,金钱草,玉米须,郁金、鲜竹叶。7剂药喝完,患者疼痛、腹胀、呕恶之感基本消失。二诊时调整药方,一次上厕所右腹部一阵剧烈的疼痛,之后排出3颗绿油油的豆大的石头,医院检查,结石消失,诸症悉平,随访至今未见复发。患者舌苔黄腻,说明体内脾胃不好,还有很严重的瘀滞现象,而且生了热邪,这就是问题所在。脾胃是一个升清降浊的器官,意思是说吃进来的东西通过脾升发到各个器官,通过胃把垃圾,毒素降到大小肠排泄出去。而胆就是脾胃之间用来分解物质的,不论是器官需要的物质,还是需要排泄的垃圾,都是胆汁来分解。患者脾胃不好,导致运化功能非常差,气血生化乏源,身体能量也不足,就无法提供更多的胆汁,就不能分解毒素、垃圾。胆指的是整个胆道系统,包括胆管和胆囊。中医认为“胆者,中清之府”,以通降为顺。如今胆汁不够,不能分解垃圾毒素太多,让整个中清之府都充满了毒素,这些毒素堆积起来就是胆结石。手术只切的了一个,却改变不了胆内充满毒素的环境,所以切了也会长,何必呢?这方子里面首先用生白术,健脾燥湿恢复脾胃的能力,茯苓燥湿利水,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脾胃强大了不仅有助于排石,还能扶正,防止复发。其次金钱草自古被誉为“排石圣药”,和鲜竹叶一起能生津解毒、利尿,玉米须更是能够清肝利胆(对于胆结石较严重的人,可以加大玉米须的量)。最后自古肝胆相照,所以用郁金一味来疏肝理气,平肝和胃。如今为了利益,为了挣钱的医生实在太多,我不反对为了生活不得已向利益低头,但我看不起那些把看病当成生意的医生。医术是建立在医德之上的,要是黑了心,不把病人当回事,那还配为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