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网站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什么是脂肪肉瘤当出现在肾脏上,该怎么处理
TUhjnbcbe - 2023/6/24 21:13:00

赵叔很喜欢运动,尤其是跑步,平时各个城市举办的马拉松比赛赵叔几乎都会去参加,虽然都没有取到好的名次,但是重在参与,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生命在于运动。

可是就在一个月前,赵叔频繁的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以为是自己的胃病犯了,就吃了一些之前医生开的药,也没放在心上。过了一段时间,这些症状不但没有消退,反而出现了四肢无力、胸闷气短、腹痛的症状,这可把赵叔吓坏了,医院检查。

医生经过一系列的检查以后初步诊断是肾功能不全,赵叔一听就纳闷了,他身体这么好,怎么会肾功能不全呢?医生也觉得有些奇怪,就又给赵叔做了CT检查,这不查不要紧,一查吓一跳,赵叔的腹腔有一个巨大的脂肪肉瘤,已经压迫到了肾脏,才出现了肾功能不全的现象,当即建议赵叔进行手术切除。

事关生命安全,赵叔也没有太多的犹豫,回到家和家人商量了一下就同意了。经过医生数小时的“奋战”,终于把巨大的“定时炸弹”从赵叔的身体里取了出来。

手术以后的赵叔躺在床上思考,这个脂肪肉瘤不痛不痒,如果不是压迫到肾脏,那又该怎么发现呢?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产生的危害大吗?下面我将为大家一一进行解答。

你知道脂肪肉瘤吗?

在给赵叔解惑之前,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下脂肪肉瘤。这脂肪肉瘤可能大家都觉得很陌生,但是脂肪瘤相信大家都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别看这两者只相差了一个字,那危害可是天差地别啊。

众所周知,脂肪瘤是一种良性的肿瘤,大部分对于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大的危害,可是当它多了一个“肉”字,变成脂肪肉瘤的时候,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脂肪肉瘤是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一种常见亚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分类标准,可以把脂肪肉瘤分为四类,分别是高分化脂肪肉肉瘤、去分化脂肪肉瘤、圆细胞脂肪肉瘤和多形性脂肪肉瘤。

其中,高分化和去分化脂肪肉瘤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两种亚型,而且去分化脂肪肉瘤比高分化脂肪肉瘤具备更强的转移性、侵袭性,和更高的复发性。

圆细胞脂肪肉瘤的发生率仅次于高分化和去分化脂肪肉瘤,因肉瘤中的圆细胞具有较高的侵袭性,所以圆细胞脂肪肉瘤的预后效果一般较差。它的体积通常很大,往往是深在性、无痛性、逐渐增大的肿物,常发生在肠系膜周围及下肢。

而多形性脂肪肉瘤是这四类脂肪肉瘤中侵袭性最强,同时传统治疗敏感性最差的亚型,常见于50~60岁的男性群体,主要发生在四肢、胸腔和腹腔,最远可以转移到肝脏和肺部。如果你通过科学仪器观察,就会发现多形性脂肪肉瘤边界清晰,瘤细胞具有高度的多形性,因此而得名。

可是,大部分患有脂肪肉瘤的病人都和赵叔一样,刚开始没有明显的症状,自己并不知道,等到脂肪肉瘤长大后开始压迫到一些器官组织,出现异医院检查,这就导致了一部分患者无法及时发现,等发现的时候肉瘤已经长得很大了,不仅治疗麻烦,还可能因肉瘤压迫器官组织而产生多种并发症。

那么,我们平时该怎么发现自己体内有没有脂肪肉瘤呢?

身上长了脂肪肉瘤不痛不痒,我们该怎么发现?

从上文中我们了解到脂肪肉瘤可分为四种,有的脂肪肉瘤前期“默默发育”,后期“一鸣惊人”。目前来看,最有效的发现方式为体检发现,所以,我们在体检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两种体检项目。

1、CT检查

CT检查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它可以有效的诊断身体腹腔后有没有发生脂肪肉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CT检查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其成像越来越清晰,并且还可以把肉瘤及其附近的血管进行三维重建,让医生更加直观的了解肉瘤与血管的位置关系,并且可以详细的制定手术方案。

另外,如果对造影剂不过敏的,建议进行增强CT检查,因为在注射造影剂以后,可以更加清楚的观察到血管和组织。最近这几年,多排螺旋CT在空间分辨率和后期处理技术方面的提高,更强化了其在脂肪肉瘤检查方面的作用。

静脉注射含碘造影剂是腹腔后脂肪肉瘤检查的必要手段,在此基础上的血管成像技术,不仅有助于准确评估脂肪肉瘤自身的血液供应情况和其与附近大血管的关系,还能为手术风险评估和方案设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注射造影剂以后病灶和周围实质器官的对比差异,以及不同血管结构的显示,取决于造影剂的用量、注射速度以及采像时间,影像信息的获得还与采像的层厚和重建技术有关。

在血管结构评估方面,由于创伤性小、精确度高等原因,一般情况下CT血管造影已经取代了传统的血管造影。

2、核磁共振检查

相较于CT检查,核磁共振对软组织的高分辨率使其对腹膜后的脂肪肉瘤的诊断更加准确,并且可以清晰的判断脂肪肉瘤组织的浸润程度。与CT检查相比,核磁共振所特有的高软组织对比分辨率,奠定了核磁共振在腹膜后脂肪肉瘤影像检查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通过病灶的成像、组织灌注成像和水分子扩散呈现等技术,可以提供脂肪肉瘤的组织结构、浸润程度、血管粘连、以及肉瘤的病理生理特征等各种成像,为肉瘤的位置判断,个性化、差异化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且全面的支持。

此外,对于一些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或者不适用于接受放射线检查、不能接受含碘类造影剂注射以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核磁共振具有独一无二优势。但是,其检查时间长,封闭空间等特点,也限制其在患有幽闭恐惧症等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因此,我们应该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尽量早点发现脂肪肉瘤,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但是如果像赵叔一样脂肪肉瘤出现在肾脏上对肾脏产生了压迫时才发现,也不要惊慌,这种情况也是可以进行治疗的。

出现在肾脏上应该如何治疗呢?

要知道,脂肪肉瘤是比较常见的软组织肉瘤之一,可以在身体各处发生,但是好发于腹膜后,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腹膜后脂肪肉瘤起源于肾脏或者肾脏周围的脂肪囊。

而肾脏及肾脏周围的脂肪肉瘤好发于肝肾之间、脾肾之间和肾上腺及盆腔等位置。这些位置的脂肪肉瘤的表现主要是压迫周围器官组织而产生的症状。

比如,压迫到胃肠道而出现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压迫到泌尿系统器官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如果脂肪肉瘤破裂,还可能会引发大出血,严重时危及生命,所以,对于脂肪肉瘤的治疗十分关键。

肾脏及肾脏周围脂肪肉瘤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无论是新发肉瘤还是复发肉瘤,手术切除都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但是肾脏及肾脏周围脂肪肉瘤以膨胀性生长为主,巨大的肉瘤会和周围的血管及器官组织紧密相连,在进行手术切除的过程中很容易对肉瘤产生损伤或者无法完全切除,从而增加复发率。

为了降低复发率,应尽量将肉瘤包括周围的脂肪组织完全的切除,对于没办法完全切除的肉瘤,应该尽量姑息性切除,以解除对器官的压迫,缓解因器官组织受到压迫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脂肪肉瘤和脂肪瘤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可对身体的危害却有着天壤之别。平时我们应该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因为CT检查和核磁共振这些项目都可以很好的发现体内是否出现了脂肪肉瘤,如果刚出现脂肪肉瘤,就可以把它扼杀在摇篮之中,把危害降到最低。

目前临床上治疗脂肪肉瘤的方法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对于有些不能完全切除的肉瘤,要尽量姑息性切除,从而减轻肉瘤对器官的压迫,缓解相应的症状。

参考文献:

[1]杨丽,史琳,徐杰华,陈皓,韦康来.脂肪肉瘤临床、分子特征及药物治疗进展[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6(19):-.

[2]杜丹阳,郭艳英.脂肪肉瘤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19(22):-.

[3]任静祎,王祥旭,孔胜男,刘文超,张红梅.脂肪肉瘤临床与分子特征及药物治疗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8(24):-.

[4]张琦.脂肪肉瘤预后相关因素探讨及基因检测的初步报告[D].南京医科大学,.

1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是脂肪肉瘤当出现在肾脏上,该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