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常常会遇到前来就诊的患者有这样的困惑:我的肿瘤已经转移到骨头了,还能治疗吗?
今年75岁赵大爷在两年前做过肾癌手术,近日因右膝关节疼痛不适,医院骨科就诊,诊断为右侧股骨骨转移瘤。
不幸中万幸,PET/CT检查显示,患者全身仅右侧股骨一处转移灶,且肾癌切除病灶处未复发。在市一院骨科主任王守国的主持下,综合肿瘤科、放疗科、泌尿外科等专科会诊意见,决定实施瘤段切除+3D打印假体重建手术,依据患者的CT、MRI数据及运用精准1:1的3D打印,为病人打造了量身定制的假体,既保留了患者自身的膝关节,又保证了切除转移瘤段的安全边界。
在王守国主任指导下,骨肿瘤外科副主任刘卫东博士等骨科团队密切配合,将约13公分的瘤段股骨及周围组织完整切除,并为患者装上了“定制假体”。
手术圆满顺利,保住了患者的膝关节,无血管、神经损伤。术后通过积极的治疗及康复锻炼,患者目前已能自行下地行走,现已康复回家。
骨肿瘤外科副主任刘卫东博士介绍,目前各类癌症患者,约70-80%会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瘤是指原发恶性肿瘤(癌或肉瘤)转移到骨骼产生的继发肿瘤,过去认为骨转移瘤属于肿瘤晚期,预计生存期短,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导致患者生存质量差,病人十分痛苦。
如今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骨转移瘤已经不再是不治之症,医生结合Mirles、WBB、Tomita、Tokuhashi、SINS等评分表,精准评估病情后,根据患者年龄、病灶位置及范围、病理分型等,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需要可采用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合适的治疗方式。
尤其是对于单发的骨转移瘤患者,可通过手术治疗实现痊愈,从而达到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如不适宜手术,也可通过其他治疗方式延长患者寿命,提升生活质量。淮安市一院在全市率先引进PET/CT,可对患者的肿瘤转移情况进行精准评估。像赵大爷这样仅有一处骨转移患者经手术治疗,已经达到临床治愈标准。
近年来,淮安市一院着力加强学科建设,打造区域医疗中心,成立了多个多学科协作诊疗(MDT)团队,让涉及一个病例的多个专科专家在一起,谈论制定个体化方案,提升治疗效果。我院的骨转移瘤MDT团队由骨科、放疗科、肿瘤科、核医学科、影像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等科室专家组成,定期进行患者病例讨论,为患者制定合理有效的规范化、个体化诊疗方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切实为患者带来更多利益。
自骨肿瘤外科亚专科成立以来,共诊治骨与软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如骨肉瘤、尤文肉瘤、软骨肉瘤、骨瘤、骨样骨瘤、骨软骨瘤、内生软骨瘤、骨巨细胞瘤、畸胎瘤、脊索瘤、骨髓瘤、淋巴瘤、脂肪瘤、脂肪肉瘤、纤维瘤、血管瘤、血管脂肪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恶性神经鞘瘤、平滑肌肉瘤、滑膜肉瘤、横纹肌肉瘤、纤维肉瘤、粘液瘤、血管内皮瘤、腺泡状软组织肉瘤、腱鞘巨细胞、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滑膜软骨瘤病、色素沉着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嗜酸性肉芽肿、骨纤维结构不良以及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肾癌、食道癌、肝癌、宫颈癌、恶性黑色素瘤、汗腺癌等骨转移瘤病例数百例。
专家介绍
刘卫东,骨肿瘤外科副主任,骨肿瘤与关节疾病诊疗组组长,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市“英才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肿瘤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骨肿瘤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委员会创新与转化学组第一届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骨肿瘤与骨转移瘤专委会骨转移瘤学组第一届委员。曾医院、医院、医院学习,能熟练处理骨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
擅长:(1)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半月板、韧带损伤及关节游离体、腘窝囊肿等;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的髋关节置换及翻修手术;骨性关节炎的保膝治疗以及单髁关节、全膝关节置换手术;(2)骨肿瘤、骨结核等疑难骨病的诊治;特别是骨与软组织肿瘤个性化保肢治疗以及骨转移性肿瘤的综合治疗等。
目前发表医学文章十余篇,其中SCI及中华系列文章八篇,获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一项,参编《骨盆外科学》专著一部。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联系
(来源:淮安市一院宣官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