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网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杂谈参术胶囊前生今世 [复制链接]

1#

今天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方子,叫健脾化痰丸。

健脾化痰丸出自张锡纯之手,张锡纯先生不愧为晚清民初响当当的大医家,他的这张方子非常的别出心裁,也非常简单,就是白术和鸡内金一起连用,用白术来补,用鸡内金来消,这不正符合中医攻补兼施的思路么?这样的组方,张锡纯很喜欢用。

白术味香,颜色发*,这些外在的象都是中土之象,都属于土气的特征,所以用白术来补脾更多内容。

鸡内金化淤滞,张锡纯先生曾说过,身体任何地方有淤滞,用它都可以消掉。吃多了,不消化,胃里面有食积,用它可以化;身体长包块了,不管是肌瘤,囊肿,还是结石,用它可以化。更不要说小小的脂肪瘤了。

白术有了鸡内金,不必担心补过了,脾气壅滞;鸡内金有了白术,又能解决久服伤正的弊端。

如果站在更高的层面来看,白术和鸡内金,一个助脾气往上升,一个助胃气往下降,就像自行车一样,左边的踏板踩下去,右边的踏板升上来,一升一降之间,脾胃这个轮子就运转起来了,就能把身体里一些不好的东西都代谢掉,把好的东西都补进去,气血津液一气周流,何患之有?

健脾化痰丸:生白术,生鸡内金按照1:1的比例打粉,假如白术的用量是10克,那鸡内金的用量也是10克,假如白术用到了60克,那鸡内金也要用到60克。然后把两种药材打成粉,慢火焙熟,混匀,用蜂蜜调和成丸子,每次服用9克,或者你就直接吃那个粉,温开水送下。

健脾化痰丸,非常适合脾虚又容易生痰的人。这个方子吃了以后,你会发现,脂肪瘤没有了,胃口一天天好起来了,就连肚子里的包块也跟着消掉了。

用张锡纯先生自己的话说,“此方不但治痰甚效,凡廉于饮食者,服之莫不饮食增多。且久服之,并可消融腹中一切积聚。”

接下来蓝月给您说说专入脾胃而能补中益气的膏方——参术膏。

《外科正宗》的参术膏,药用人参、白术为膏等。用于面色萎*、言语轻微、四肢无力、饮食减少、眩晕、自汗、脉象虚弱等,有益气培元的良好功效。

人参,作为家喻户晓的补药“明星”,它色*味甘,气凉质润,入脾土而能补养五脏之气。其力厚而性醇,是唯一一个真正具有大补元气之功效的中药,可谓是补气药中的“扛把子”。正因如此,古装电视剧中不乏以独参汤挽救奄奄一息的病人的场面。

而说到人参,又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在古代医籍《名医别录》对人参的记载中有:“如人形者有神,生上*及辽东。”

是的,你没有看错。在古代,山西上*地区的人参和辽东(东北)人参均为“参中上品”,《本草经集注》、《潞州志》、《本草纲目》等古代典籍中都有上*产人参的记载。但是由于环境破坏、采挖过度,我们山西的上*人参逐渐灭绝了,而今之*参与古代的"上*人参"并不是同一物种。

膏方中另一个不可或缺的药,是被称为“后天滋生之要药”的白术。它味苦能燥脾胃中稽留之湿气,味甘而能补中健脾助运。

在中医理论中,脾主湿,湿气重的表现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头重昏蒙、口中黏腻、肢体沉重、关节重着疼痛等等。白术助脾健运则体内水湿得化,而口中黏腻、肢体头身沉重自解,而湿气停聚于关节所致的重着痹痛也得以痊愈。

“人禀阴阳五行之气,以生于天地间,无处不与天地合。”人体内的环境与天地相应,每一个人的身体中都有一个小天地,每一个脏腑都与五行相应,每一个脏腑所属的五行之中又可再分五行。如脾属土,而土中之土所对应的中药正是人参,肾属水,水中之土所对应的中药则是白术。

故本膏中以人参大补后天脾土,而白术健脾助运的同时又能兼顾土水关系,防止脾土太过而克伐肾水,保证体内津液的正常运行。

说这么多接下来告诉大家一个中成药——参术胶囊五味道地药材---“七味药火”炒制法

君药---*参:补中益气,健脾养胃;补养气血,润肺生津。

佐药---鸡内金、山楂:健脾胃,助消化,化痰湿,通血脉。

臣药---白术:补脾益胃,燥湿和中。

使药---枳壳:理气宽中,行气消胀。

?

参术胶囊具有“健脾养胃益肠”胃肠同治,养治结合的全方位功效。可增强胃肠动力、促进消化酶和胆汁分泌、抗炎镇痛、保护胃黏膜、改善肠道菌群、调整胃酸分泌、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繁殖。

参术胶囊,中成药名。由*参、白术、鸡内金、山楂、枳壳组成。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滞,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脾胃气滞所引起的脘腹胀痛,少气懒言,食少便溏。

口服。一次3-4粒,一日3次。胃溃疡大出血,肝硬化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者禁用,胃阴虚,胃火盛者忌用,孕妇慎用。

蓝月听友会

创作很费神鼓励变动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