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网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信达雅出口转内销病例报道朱辉侵袭 [复制链接]

1#

:翻译组已推出系列病例报道的翻译,本期是第49个病例报道翻译是一例侵袭性椎血管脂肪瘤的PET/CT和MR特征的病例报道。脊椎血管脂肪瘤是良性肿瘤,主要见于硬膜外腔。侵袭性脊椎血管脂肪瘤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类型,它往往类似于侵袭性肿瘤会侵入周围组织。当解读类似侵袭性脊柱血管脂肪瘤的PET/CT和MRI影像学特征,诊断应该把该血管脂肪瘤考虑在内鉴别。该病例报道由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朱辉翻译。因组稿时间仓促、译者水平限制及审校者经验不足,译文中定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侵袭性椎血管脂肪瘤的PET/CT和MR特征

(ShenGetal,PET/CTandMRFeaturesofInfiltratingSpinalAngiolipoma.ClinNuclMed;44:e–e)

摘要:脊椎血管脂肪瘤是良性肿瘤,主要见于硬膜外腔。侵袭性脊椎血管脂肪瘤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类型,它往往类似于侵袭性肿瘤会侵入周围组织。在此,我们报道了一例64岁女性的胸椎血管脂肪瘤病例,病灶累及T9椎体及其附件。MRI显示病变为长T1和T2信号,PET/CT显示病灶为FDG摄取略有增加。手术后病理结果符合血管脂肪瘤的特征,术后患者异常症状消失。

关键词:侵袭性椎血管脂肪瘤,脊柱肿瘤,MRI,FDGPET/CT

图1.一名64岁女性因近6个月双下肢进行性无力和麻木入院。体格检查显示T9水平以下的感觉减退和双侧巴宾斯基征。胸部MRI显示脊柱肿块,T9椎体、椎弓和棘突周围骨质破坏,矢状位T1加权像(A,箭头)显示为低信号,矢状位T2加权图像显示为轻度高信号(B,箭头)。抑脂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C,箭头),病变仍为高信号。此外,在T2加权像轴位图像显示病变导致椎管明显变窄并严重的脊髓压迫(D,箭头),这可能是她出现症状的主要原因。MRI结果提示为侵袭性肿瘤。

图2.为了寻找原发肿瘤和分期,进行了FDGPET/CT检查。矢状面和横断面CT图像(A和B,箭头)、相应的PET图像(C和D,箭头)及融合图像(E和F,箭头)显示T9椎体及其附件骨破坏,FDG摄取异常(SUVmax=3.7),以上改变考虑为原发性胸椎肿瘤。随后进行了经后路减压部分椎体切除术,并进行了植骨融合和内固定。病理特征为成熟脂肪组织与血管相交,确认为血管脂肪瘤的诊断。

脊柱血管脂肪瘤约占所有脊柱肿瘤的0.04%至1.2%,常规分为非侵袭性和侵袭性亚型[1,2]。大多数病例被包裹在硬膜外腔,无局部侵袭,而少部分病例表现出侵袭性特征[3,4]。一些研究报道了侵袭性椎血管脂肪瘤的MRI表现,在T1和T2加权像上显示不同信号强度,主要是因为脂肪组织和血管的比例不同[1,5-7]。在我们的病例中,T1加权图像上的低信号提示肿瘤中较多的血管组织及其侵袭性。血管脂肪瘤的FDGPET/CT特征很少被报道,只有一项研究报告了皮下血管脂肪瘤,通过PET/CT检测到轻度FDG摄取[8]。此外,血管脂肪瘤可能是介于脂肪瘤和血管瘤之间的中间阶段,因此,脊柱血管脂肪瘤的PET/CT特征可能与脂肪瘤或血管瘤有些相似[9-12]。我们的病例揭示了侵袭性脊柱血管脂肪瘤的PET/CT和MRI特征,当在解读类似影像学特征时应将血管脂肪瘤诊断考虑在内。

(余略)

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科普信息化工作组

翻译: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朱辉

校稿:医院核医学科程木华教授

终审:首都医科医院李春林教授

相关链接:

1、纪滨:一例甲状腺癌患者卵巢良性粘液性囊腺瘤的异常碘摄取

2、张莺,纪滨,朱辉,苑克慧:PET心肌灌注成像的合理化使用标准(6)

3、朱辉:PET/CT检测乳腺癌腮腺转移-病例报告和回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