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肿瘤主要包括牙源性肿瘤和非牙源性肿瘤,其中较为常见的主要有:
1、造釉细胞瘤
属上皮性牙源性肿瘤,约占全部颌骨肿瘤的1%。下颌较上颌多见,且以下颌骨磨牙及升支最为多见。
X线表现分4型:①多房型:可见分房大小不等,呈圆形或卵圆形,房间骨隔多清晰锐利。一般均有颌骨膨胀,以唇颊侧为甚,肿瘤周围骨质可有增生硬化,瘤内可含牙或不含牙;②蜂窝型:可见分房大小基本相同,间隔厚,较粗糙,X线影像呈蜂窝状,边缘清晰。瘤内可含牙或不含牙;③单房型:x线表现为单房囊状影像,边缘分叶状,可含牙或不含牙;④局部恶性征型:X线表现颌骨无明显膨胀,牙槽侧密质骨消失,同时可伴有肿瘤其他部位密质骨破坏消失,具有恶性肿瘤特征。
2、骨化纤维瘤
属颌骨良性骨源性肿瘤,来源于颌骨内成骨性结缔组织,X线表现与瘤体组织内含纤维和骨的比例有关。纤维成分多者,肿瘤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影像,也可为多房性不规则低密度影像。肿瘤若含有较高比例的骨成分,则显示为较高密度,其中可有不规则骨化或钙化团块。发生于上颌者可挤压上颌窦使其窦腔变小;发生于近牙槽突部位,可见局部骨吸收,邻牙被肿瘤推压移位。
3、骨肉瘤
下颌骨骨肉瘤约有一半为成骨性,约1/4有骨膜反应。上颌骨骨肉瘤好发于齿槽嵴,常为溶骨性,无骨膜反应。CT扫描,病变区有骨样或软骨样物质沉积、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块。MRI上,骨肉瘤典型表现为有骨质破坏的软组织肿块,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4、软骨肉瘤
常起自于蝶筛窦结合部及鼻犁骨和蝶骨结合部。CT扫描病变表现为膨胀性分叶肿块,常有不同程度钙化。MRI:TlWI,肿瘤呈中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中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表现为不均匀中度到明显强化。
5、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是由紊乱的纤维骨组织取代骨髓结构的特发性病变,75%~80%为单骨性,20%~25%为多骨性。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多数患者在骨生长停止后病情稳定。头颈部最易受累的骨为上颌骨和下颌骨,骨膨胀可侵及眼眶、鼻、神经血管孔道和鼻窦。CT扫描病变表现为低密度或磨玻璃样,也可呈高低混杂密度。MRI在T1和T2相上呈高信号灶中混杂纤维骨组织的低信号灶,注射造影剂后,病变常有明显强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