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艳芳董茂华
单位:医院超声科
概述:转移性肿瘤是指原发器官或组织的肿瘤细胞经各种转移途径转移至身体其他部位,形成与原发部位相同类型的肿瘤。肠道转移瘤常发生于恶性肿瘤晚期或广泛转移者,尤其是来源于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者。肠道转移瘤可见于肠道内任何位置,可起源于任何层次。
症状:
患者会有腹部不适、腹痛、血便或者黑便、排便习惯的改变以及全身乏力,部分患者没有症状。
转移方式:
转移性肿瘤可通过直接浸润、血行、淋巴及种植转移,尤以血行和腹腔内种植更常见。
1.直接浸润:是指肿瘤细胞组织间隙连续地浸润性生长,破坏周围邻近的组织、器官。
2.淋巴转移:是指浸润的肿瘤细胞穿过淋巴管壁,脱落后随淋巴液被带到汇流区淋巴结,并以此为中心生长出同样肿瘤的现象,淋巴转移多因淋巴引流受阻,腹腔淋巴反流所致。
3.血行转移:癌细胞侵入血管后,随血流到达其他器官,并继续生长形成转移瘤。侵入门静脉系统的肿瘤细胞首先会形成肝内转移,例如胃肠癌的肝内转移。
4.种植转移:内脏器官的肿瘤,侵犯浆膜后,瘤细胞脱落入体腔,种植在浆膜面上。种植转移包括手术后种植,男性多来自胃肠道,女性则来自卵巢恶性肿瘤。
肠道转移瘤的超声表现:
肿块型:
1、多发或单发圆形结节,表面光滑,边界清。
2、常位于黏膜下层或肌层,肠壁层次清晰。
3、可伴淋巴结等转移征象。
浸润型:
1、肠壁局限性增厚、可伴溃疡形成。
2、肠腔狭窄、可伴梗阻。
3、可伴淋巴结等转移征象。
了解了肠道转移瘤的声像图特点,我们来看一个肠道转移瘤的病例
↓↓↓↓↓↓
病史:患者男,72岁,直肠腺癌术后吻合口复发,二次手术之后半年,常规查体。
超声视频及图片如下:
视频:肠道结节沿引流管路径通向皮肤软组织,符合引流路径种植转移声像图表现
图1:仔细观察回肠末端可见数个低回声结节,结节侵及黏膜下层及固有肌层。CDFI:其内可见血流信号
图2:大网膜及肠系膜上可见数个肿大淋巴结,形态饱满,结构紊乱,周边可见强回声边界
鉴别诊断:
1、肠系膜肿瘤:肠系膜肿瘤具有较大活动性为其特征表现,但通常不降入盆腔。肠道充盈检查时,动态观察肿块内未见肠道助显剂进入,局部肠壁无增厚,黏膜回声及肠蠕动正常有助于肠系膜肿瘤的诊断。
2、肠结核:病变部位肠管壁呈局限性不规则增厚,回声减低,病变处肠腔相对变窄,肠蠕动明显减弱,肠管相互黏连成团,漂浮不明显。肠系膜根部或大血管旁肿大淋巴结可有特征性表现(内见钙化形成的斑点状强回声且后伴声影)。更要结合年龄、临床症状来鉴别。
3、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胃肠道慢性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炎性疾病,超声发现病变部位肠壁呈节段性增厚,其黏膜表面粗糙不平,可见散在性小溃疡形成,肠腔狭窄,肠壁略僵硬,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参考文献:
陆文明.临床胃肠疾病超声诊断学[M]西安:第四*医大学出版社,
曹海根,王金锐主编,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如果想系统的学习胃肠的超声诊断,可扫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