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网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T1WI同反相位诊断肾上腺乏脂腺瘤的l [复制链接]

1#

静默雪花空结果,徒然岁月映斑驳

图/文:康晓伟

分享一例门诊病例

女性,22岁,申请单提示月经稀发3年。

CT平扫提示患者体部脂肪增多,弥漫性重度脂肪肝,肝实质密度约5HU(正常约50HU)。右侧肾上腺类圆形结节灶,边界清楚,CT值40HU,瘤内局部见小片低密度区,CT值约0-5HU。

分析思路:

罗列下肾上腺局灶性结节可能的疾病:腺瘤/癌、嗜铬细胞瘤、髓样脂肪瘤、转移瘤、肉芽肿性病变、囊肿

鉴别诊断:右侧肾上腺类圆形结节灶,CT值40HU,边界清楚,瘤内局部见小片低密度区,CT值约0-5HU,不符合常见的富脂性腺瘤(CT值<10HU)、髓样脂肪瘤(无肉眼可见的脂肪密度)、囊肿。肉芽肿性疾病一般双侧多见,表现为弥漫性不规则增大,多见于结核或组织胞浆菌病,钙化常见,多因坏死表现为中央低密度,慢性期可萎缩,本例不符。肾上腺皮质癌多形态不规则,体积较大,密度不均匀,本例暂不考虑。

那么本例结节内低密度区是实性含脂区(腺瘤)还是液性坏死区(嗜铬细胞瘤?癌?),二者仅靠CT密度值无法区分。进一步建议CT增强还是MRI检查?

追问病史:我们联系到患者本人并仔细询问病史。患者肥胖、面部有暗疮;有高血脂、轻度高血压、月经不调;CT提示重度脂肪肝,病史和体征强烈提示cushing综合征,拟诊断为乏脂性腺瘤。

祭出神器:那么接下来怎么建议呢?一般对于无明显富脂肪密度区的腺瘤来说,10HU<腺瘤密度CT值<30HU,磁共振T1W同反相位有助于鉴别,对于CT值>30HU的腺瘤,建议CT多期增强扫描计算相对/绝对百分廓清率鉴别。另外,对于本例以实性为主、伴局部低密度(CT值为0-10HU)的结节,磁共振T1W同反相位对鉴别低密度区是含脂病变还是液化坏死有明显的优势。

患者肾上腺结节实性层面

(序列从上-下依次为:T2WI、T1WI、T1W同相位、T1W反相位)

肾上腺结节T2WI呈边界清楚的均匀稍高信号,T1W同、反相位信号无明确减低,反而肝脏因为脂肪变性,T1W反相位比T1W同相位信号显著减低。

备注:T1W反相位图,各结构、器官边缘有低信号的描边

肾上腺结节内低信号层面

(序列从上-下依次为:T2WI、T1WI、T1W同相位、T1W反相位)

结节内CT低密度区在T1W反相位图中明显信号减低,提示含脂病变,支持腺瘤诊断!(如果是坏死,信号无变化)

附典型的富脂性肾上腺腺瘤一例

从上—下依次为T2WI、T1W同相位、T1W反相位。左侧肾上腺区结节,CT值约-10-0HU。T1W正反相位扫描:反相位图信号明显减低,表明病变内富含脂(不是脂肪细胞,是脂肪变性),支持腺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