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网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胸部肿瘤与前沿放疗技术学术讲座 [复制链接]

1#
近年来肿瘤放射治疗新技术快速发展,从二维到三维到调强和影像引导技术,现在又进入了新的射线治疗像质子和重离子射线等等。药物和放射线之间如何联合,放射治疗的新技术如何应用,各种治疗手段如何综合的配合是我们临床治疗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疫情期间,为了更好地传播和交流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前沿技术。年4月07日由石药集团携手CCMTV临床频道,联合举办“胸部肿瘤与前沿放疗技术学术讲座”线上学术交流活动,为一线临床医生传递了最新的诊疗理念和前沿知识。

本次大会由中医院陈明教授和医院郑安平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参与演讲及点评的嘉宾有:医院韩春教授、医院王*教授、医院卢冰教授、医院苏胜发教授、甘肃省医医院王小虎教授、医院张秋宁教授。

韩春教授—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研究进展-文献盘点

韩春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食管癌新辅助治疗年度的重要研究进展,具体从5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放疗剂量及范围研究、化疗方案研究、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价、新辅助放化疗与手术时间间隔和治疗策略探讨。

在指南推荐剂量范围内(41.4-50.4Gy),偏高剂量照射似乎并无pCR及OS获益体现(BED48.85Gy可能已经足够)

在标准方案基础上,增加化疗强度(密集用药、多联用药)或者扩大放疗范围(EN1)可获得较好的pCR率,但尚不确定能否生存获益

采用存活肿瘤细胞百分比的肿瘤消退分级标准(Cologne分级)具有最优的预后判断效能

手术在新辅助放化疗后65天内进行为优选延长放疗与手术时间间隔有可能提高pCR率,但亦会有更高术后死亡风险,且不利于OS提高

采用内镜活检、造影、CT综合判断cCR与pCR一致性高,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后cCR患者接受根治性放疗疗效不劣与手术治疗

局部晚期食管癌新辅助与辅助治疗生存差异不明显,但T3/4和N1更倾向于从新辅助治疗获益

王*教授点评:通过提高放射剂量来提高食管癌新辅助治疗pCR率是具有缺陷性的,可能与肿瘤的分期有关系。目前临床上对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价方法存在很大的争议,Cologne分级标准具有较好的预后判断效能。

王小虎教授——国产碳离子治疗癌系统研究进展

王小虎教授向大家介绍了碳离子治癌的相关知识及国际、国内碳离子治癌研究进展。年碳离子治疗首次进入临床,截止年6月全球有12家碳离子治疗中心,到年3月全球碳离子治疗病例总数为例。全球碳离子研究中日本机构最多、病例数最多,德国有2家治疗中心,以头颈部治疗为主,治疗病例数增长缓慢,意大利从年开始,并且以头颈部肿瘤治疗为主。

中国从开始国产碳离子治癌研究,医院目前治疗患者大于例。年至年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医院医院共同完成了例浅层肿瘤患者临床治疗试验随访,例深层肿瘤患者临床治疗试验。主要结果显示碳离子治疗系统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进一步王小虎教授介绍了国产重离子治癌的发展方向,包括:设备推广与研发、临床研究、重离子放疗人才培养和医保体系覆盖。最后王教授对碳离子治疗的优势和适应症进行了总结:

重离子治疗的优势:物理学特性更好的保护危及器官,可以提高肿瘤剂量:生物学优势可以治疗辐射不敏感的肿瘤

适应症:实体瘤、常规射线放疗抗拒肿瘤及常规涉嫌放疗后复发的肿瘤;碳离子治疗空腔器官肿瘤,应严格把握适应症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

张秋宁教授点评:重离子治疗目前非常火热,国际、国内有各项临床研究,设备、模型和软件需要更进一步的开发和完善。通过更多中心的建立、更多专家的参与、更多患者的治疗,积累中国的重离子治疗患者数据,进一步证实重离子治疗的疗效,才能更好的做临床推广,让患者受益。

卢冰教授——肺癌放射治疗专题

卢冰教授对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的临床热点和痛点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并介绍了国际国内最新的研究进展。分别从早期、局部晚期和寡转移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1.I(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因内科因素不能手术患者:N0接受根治性放疗包括SABR;N1接受根治性化放疗。对于“内科因素不能手术”的标准缺乏定义,缺乏更多与手术随机对照结果

早期患者放疗可能获益人群:淋巴结转移阳性;循环肿瘤细胞;治疗后CD8+T细胞水平;肿瘤大小等因素,有可能帮助判断预后并辅助放疗选择

放疗部位:中间型早期病例是需要解决的难题,种族差异会带来放疗损伤的差异

2.N2、N3期(局部晚期)患者

同步放化疗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

PACIFIC研究同步放化疗后采用免疫治疗能显著改善总生存

通过提高放射剂量增加疗效存在争议,需要考虑生物学、生物效应因素

3.寡转移患者的治疗

寡转移的定义尚不明确

对寡转移患者原发肿瘤放疗可能改善患者总生存,对于转移灶的放疗同样可能改善患者生存

苏胜发教授点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人群的筛选目前缺乏III期临床研究的循证医学证据,放疗结合免疫治疗可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存。对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放射治疗如何进一步优化放疗剂量和模式是今后的研究重点。寡转移的研究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次会议通过三位教授精彩的演讲,给我们分享了肺癌、食管癌的放射治疗和国际、国内重离子治疗的重要研究进展。另外三位点评专家也给出了非常精彩点评,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通过本次会议能够使更多的胸部肿瘤科医生尤其是放射治疗医生有清晰的治疗思路,了解到最新的前言知识和治疗理念,从而帮助更多患者恢复健康,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回放已经上线,再次扫描直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