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结合放射肿瘤学和电生理学技术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被逐步应用于难治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目前国内外应用SBRT治疗难治性心律失常的个案报道及小规模临床研究的资料显示SBRT可有效降低心律失常负荷且安全性较高,部分研究结果如下:
1
SBRT应用于室性心律失常
年12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文章报道了华盛顿大学的SBRT在5例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初步结果[1],该研究开创了无创性心脏电解剖标测指导下放射性消融的新时代,被《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推荐为年度“国际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2]。
??
该研究纳入了5例植入ICD的难治性室速患者,通过心脏CT、磁共振(MRI)三维解剖成像结合体表心电标测定位室速发作的瘢痕区域,应用25Gy的靶放射量进行平均14min的SBRT,结果显示5例患者治疗前3个月内次室速事件经过SBRT治疗后减少为观察6周内的次,随访46个患者月总计有4次室速事件发生,较基线下降了99.9%,且SBRT对左室射血分数无影响[1]。
此外,Cuculich教授于年美国心律学会(HRS)年会线上会议报告了ENCORE-VT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19例患者SBRT治疗后2年总生存率为52%;随访中9例患者死亡,其中6例因心力衰竭和室速复发死亡,3例因非心源性因素死亡;共发生3例晚期严重不良事件(>6个月),包括2例心包积液,1例胃腹膜瘘并行手术修复;治疗2年后,78%的患者继续达到了室速减少的有效性终点[3]。
年,德国报道了1例合并扩张型心肌病、ICD植入的药物难治性室速患者,行单次剂量为25Gy的SBRT,治疗后室速发生和ICD放电显著减少[4]。
医院刘兴鹏教授团队报道了1例心脏脂肪瘤继发室速的患者,抗心律失常药及导管消融无效,在给予24Gy总剂量的针对脂肪瘤的SBRT治疗后,室速发作的次数从SBRT前的次/24h减少到手术后的0次/24h,且随访4个月内未发现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5]。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期该团队报道了5例接受SBRT的难治性室速患者,通过三维电解剖标测和/或心电图确定靶区,给予18~25Gy治疗剂量的SBRT,结果显示中位数随访3个月后室速负荷较术前减少93.1%、室早负荷减少77.8%、ICD放电或超速抑制的总次数由术前63次降低至术后2次,且患者服用抗心律失常药减少,术后头晕、乏力等轻度不良反应常见,但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6]。
2
SBRT应用于心房颤动
Monroy等[7]首次尝试使用25Gy辐射剂量对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肺静脉-左心房交界处行SBRT,结果显示治疗后第二天患者出现阵发性房颤,术后6个月进展为永久性房颤,但患者随访期间无食管、呼吸道和心包并发症发生。
墨西哥Christus医院报道了2例难治性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了SBRT治疗,使用25~35Gy的辐射剂量线性消融、隔离肺静脉及后壁,随访中1例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房颤复发,1例患者术后2年房颤无复发,除1例患者出现少量心包积液外,在48个月的随访中未出现明显的严重不良反应[8]。
内容引自:
董震宇,商鲁翔,汤宝鹏.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43(2):97-99,.
参考文献:
[1]CuculichPS,SchillMR,KashaniR,etal.Noninvasivecardiacradiationforablationofventriculartachycardia[J].NEnglJMed,,(24):-.
[2]张澍.精彩——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回顾[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2(1):1-3.
[3]HRS
ongerTermResultsFromTheENCORE-VTStudy—DrPhillipS
Cuculich[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