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网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北大的中医教授告诉我说所谓脂肪瘤就是一坨 [复制链接]

1#

在一次中医的座谈会上,北大的中医教授私下告诉我说:所谓的脂肪瘤就是一坨痰,把痰化了就好了。那是13年前的时候,我跟着中医圈里一位大佬有幸去北京参加座谈会,当时一直是在自己小诊所里看病,连大城市都没有去过,更不要说是北京了。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还特意去了八达岭长城,做了一回好汉,参加完座谈会后,同座的一位是北京中医大学的教授,邀请我们一起喝茶。谈话间,徒弟打来“一位患者身上大小有二十多处脂肪瘤,已经做了一次手术了,我给他开了几副中药也没有效果,不行的话让他去做手术吧。”

我把他大骂了一顿:“人家找中医是因为信任你,脂肪瘤也不是什么大病,等会把患者的情况发个给我。”教授示意让他看一下这个患者的情况:患者是一位女性,舌苔白腻,脉象弦细小便正常,大便稀软。教授说:“这个西医说的脂肪瘤其实是一坨痰而已,只要把痰於散开就好了,小徒弟活血化瘀健脾虽然也有化痰之理但是力道远远不够。另一个他这个脂肪瘤啊,你去摸的时候,它是会动的,按起来也不会疼,滑滑的。你知道为什么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很少有脂肪瘤吗?”我说:“应该是我们皮实吧,吃了上顿没下顿吧。”他说:“有一定的道理,常言道胖人多痰湿,所谓的痰湿其实说白就是吃的一些东西无法运化,被身体是吸收而出现养分堆积,在西医上叫做脂肪,在中医上叫做痰湿。现在你明白为什么饮食越好的人越容易长这些东西了吧。”我说:“受益匪浅呀,但是我还有个问题就是,之前的健脾也坚固了化痰,为何效果并不明显呢?”他说:“虽然化痰是根本,但是很多人第一步就走错了。”我说:“哦,那教授的高见是?”他说:“化痰必须要理气,气通了血就通了,气为血之帅嘛,不然痰化开了,排不出去,时间久了她自己又会凝成痰核,相当于做了个无用功。”我顿时点头如捣蒜,谢过教授之后,为表示感谢于是请他去一同吃饭,在路上思考片刻于是写下一方:茯苓,白芥子,菜菔子,陈皮,土贝母,山楂,郁金,香附。发给了徒弟。

这里面的白芥子这位药了,它辛温入肺。可以沿着经络讲这些痰搜刮出来,尤其是藏在皮膜之下的痰。土贝母可以消痰散结,为葫芦科植物假贝母的干燥块茎,味苦性凉,归肺、脾经。能散结*、尤其是这种不化的顽痰。陈皮和茯苓都是以健脾为主,但是陈皮主要以和胃为主,同时还有行气的作用,茯苓以除湿为主,健脾的同时减轻脾胃的负担。山楂很多人以为是助消化的,其实他主要是以化瘀为主,久病必有瘀,何况她痰湿日久,但是相比于丹参的它的化瘀力度要柔和很多,所以起到化瘀但是不伤正的目的。菜菔子定喘、消食化痰又有降气的作用。香附药性偏温,只入气分,善于疏肝理气,为气病之总司;而且它又能疏肝调经止痛,是治疗肝郁气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病证的要药,为女科之主帅。

郁金药性偏寒,既入气分,又入血分,既能活血又能行气,和香附合用既可以行气的同时又可以活血。用了这个副方子没有多久,徒弟就打电话来说,脂肪瘤小的已经看不见了,大的已经变软了,等我回去的时候,这个患者的脂肪瘤已经完全没有了,随访多年也没有复发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