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什么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qsnbdf/index.html“第七届苏州淋巴瘤高峰论坛”已于年3月26-27日在苏州隆重召开。本次论坛设有淋巴瘤MDT病例分享专场、淋巴瘤高峰论坛主会场、淋巴瘤免疫与细胞治疗专场、B细胞淋巴瘤专场与T细胞淋巴瘤专场,汇聚国内顶级的淋巴瘤专家,全面解析、分享淋巴瘤免疫靶向新进展、临床创新、MDT经验。本文将主要介绍B细胞淋巴瘤专场的精彩盛况。
人才济济华山论剑
主持阵容堪称豪华:医院李振宇教授、医院吴剑秋教授、医院金正明教授、医院仇惠英教授、医院周新教授、上海优卡迪生物医药科技公司临床医学部康立清女士、医院刘慧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院陈佳教授、医院李炳宗教授、医院苗瞄教授、医院陈子兴教授、医院胡绍燕教授、中国医院邱录贵教授、医院陈苏宁教授、医院王荧教授、医院韩悦教授、医院徐婷教授等先后主持。
讲者阵容也璀璨夺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志铭教授、医院金正明教授、医院曲昌菊教授、医院郭凌川教授、医院李文瑜教授、医院徐兵教授、医院杜鹃教授、医院范磊教授先后进行了专题汇报。
现场、线上逾七千名血液学医师一起观看了本分会场的报告。
医院李振宇教授主持
医院金正明教授:奥妥珠单抗是第一个糖基化工程制成的、Ⅱ型、人源化的抗CD20单抗,诱导细胞直接死亡的作用增强,ADCC和ADCP作用增强,补体依赖性细胞*性反应(CDC)下降;奥妥珠单抗正在成为FL治疗和研究的基石。①GALLIUM研究,与R-chmo相比,G-chemo显著且长期提高PFS;可改善早期进展的中高危FL患者的预后;③GADOLIN研究,GB诱导+G维持治疗方案对于R耐药的iNHL/FL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将作为R难治性FL患者新的标准疗法。奥妥珠单抗联合其它作用机制药物治疗B细胞淋巴瘤是现在及未来探索的趋势。
医院吴剑秋教授、医院金正明教授主持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志铭教授:Pola-BR联合治疗较BR在复发/难治性DLBCL中,CR率更高(45%vs17.5%),中位PFS、中位OS更长;LOTIS-3研究,伊布替尼+Lonca治疗R/RDLBCL/MCL,不良反应可控,所有患者ORR62.9%、CRR31.4%;伊布替尼+R-Gemo-D作为挽救治疗用于non-GCBDLBCL可获得高缓解率,尤其是复发患者,大部分难治患者非常早期即出现进展,该方案可作为其他巩固疗法的桥接;来那度胺增强输注后进展的R/RDLBCL患者的CAR-T细胞疗效;伊布替尼+CAR-T治疗R/RDLBCL可改善CAR-T细胞的生产厂制备能力,未观察到患者的安全风险增加,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医院仇惠英教授主持
医院金正明教授:伯基特淋巴瘤(BL)是一种高度侵袭性、对化疗敏感的NHL;成人伯基特淋巴瘤采用常规的R-CHOP方案疗效欠佳;目前主要通过纳入中枢神经系统预防性治疗的短期、强化、多药化疗;约60-90%的儿童和青壮年BL患者经过恰当治疗可获得持久缓解,甚至很多BL患者可治愈;老年BL患者的总体生存率较差;化疗同时应积极给予支持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延长R/R患者生存期,放疗作用有限。BL-IPI是特定于BL的新型预后指标,其经过验证可简化分层;BL-IPI是回顾性得出的结论,且缺乏统一的病理学检查,需要前瞻性试验验证;预后因素的分析有助于完善BL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医院周新教授、上海优卡迪生物医药科技公司临床医学部康立清女士主持医院曲昌菊教授:DLBCL是成人最常见的淋巴瘤亚型,具有高度侵袭性;ASCT作为R/RDLBCL挽救治疗的疗效是确切的;即使在CAR-T治疗时代,ASCT仍是复发DLBCL患者的标准挽救治疗手段;CAR-T治疗R/RDLBCL短期缓解率高、复发率高,CAR-T联合PD-1的疗效似乎与单独使用CAR-T治疗相当,CAR-T后早期服用来那度胺可增强疗效,CAR-T联合放疗在高肿瘤负荷R/RDLBCL中疗效显著;ASCT序贯CAR-T是治疗R/RDLBCL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ASCT序贯CAR-T作为高危R/RDLBCL的一线巩固治疗仍值得进一步探索;新药时代,靶向药与ASCT或CAR-T的联合治疗可作为后续探索方向。
医院刘慧教授、医院陈佳教授主持
医院郭凌川教授:①伯基特淋巴瘤病理特征:组织学,中等大小、形态一致的淋巴细胞弥漫性增生及浸润,核分裂多见,高增殖指数和明显凋亡,形成所谓“星空现象”;免疫组化,表达成熟B细胞抗原,如CD19、CD20和CD79a,表达滤泡生发中心标记BCL6和CD10等,一般不表达BCL2,也不表达TdT,Ki-67增殖指数几乎为%;遗传学,大多存在与8号染色体上c-MYC基因有关的易位,最常见t(8;14)。②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伴MYC、BCL2和(或)BCL6易位:组织学表现多样;免疫组化表达全B细胞标记,MYC和BLC2双打击者一般CD10(+)、BCL6(+)和BCL2(强+),而MYC和BCL6双打击者呈CD10(-)、BCL6(+)和BCL(-/弱+);遗传学,特征性的MYC、BLC2和(或)BCL6易位。③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组织学、免疫组化与前者相似,遗传学上不伴有MYC、BCL2或BCL6的易位。
医院李炳宗教授、医院苗瞄教授主持
医院李文瑜教授:局限性Hp阳性胃MALT淋巴瘤治疗方案,Hp根除治疗仍为首选方案;根除Hp治疗是否用于局限性Hp阴性胃MALT淋巴瘤尚存在争议,NCCN指南推荐放疗或利妥昔单抗治疗;弥散性胃MALT淋巴瘤治疗,参考MZL一线治疗方案;胃MALT淋巴瘤合并大细胞转化时,参考DLBCL的治疗方案;胃MALT淋巴瘤发生大细胞转化时,即胃MALT淋巴瘤与DLBCL共存,新药为基础的多种治疗方案值得探索。
医院陈子兴教授、医院胡绍燕教授主持
医院徐兵教授:初诊局限期滤泡淋巴瘤(FL),以受累野放疗联合CD20单抗为主;初诊进展期FL,R2、BR以及R-CHOP方案地位稳固,R-PI3Ki有望成为一线治疗方案,其他“再优化”方案并不能使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获益;难治复发阶段,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治疗方案;靶向治疗仍是研究热点;CAR-T治疗R/RFL疗效理想。
中国医院邱录贵教授、医院陈苏宁教授主持
医院杜鹃教授:华氏巨球蛋白血症(MM)需要综合分析进而诊断,需结合患者的症状、IgM型M蛋白、骨髓细胞学及免疫表型以及基因突变(MYD88、CXCR4);并非所有的WM患者均需要治疗,WM的治疗由过去的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治疗转变为基于基因组的治疗;伊布替尼疗效及安全性良好,引领WM治疗迈进获益新时代。
医院王荧教授主持
医院范磊教授:其它BTKi不耐受B细胞淋巴瘤,换用泽布替尼后,50%患者疗效得到进一步提升,88%AE事件未再出现;CLL一线BTKi治疗后,推荐一线BTKi±CD20单抗维持治疗;若CLL进展,推荐维奈克拉±CD20单抗、PI3K抑制剂±CD20单抗,考虑细胞治疗;若BTKi不耐受,可换用其他BTKi、维奈克拉±CD20单抗,甚至PI3K抑制剂±CD20单抗,可考虑细胞治疗;目前多种新药联合方案正在临床试验,结果值得期待。
医院韩悦教授、医院徐婷教授主持
医院曲昌菊教授:传统动员方案包括单用G-CSF或G-CSF联合化疗;随着新型动员剂普乐沙福在中国的上市,增加了新的动员选择;G-CSF+普乐沙福,实现了造血干细胞动员的目标——稳态、高效、安全、经济,是指南推荐的一线动员选择;普乐沙福在国外已经应用多年,相关实践可资借鉴,同时结合各中心及患者的特点,积累中国的使用经验。
总结现在展望未来
金正明教授做此次分会场的总结:由于讲者、与会者热情满满,我们的会议不得不延时结束,来自全国各地的血液学同道一起享用了这场学术盛宴,相信在座的以及线上的各位一定收获满满;希望我们以后继续保持交流、加强合作,为中国血液学的发展一同努力!
往期回顾
李彩霞教授:MDT助力淋巴瘤免疫治疗——第七届苏州淋巴瘤高峰论坛
齐聚苏州共论前沿--第七届苏州淋巴瘤高峰论坛
吴德沛教授:革故鼎新,继往开来--第七届苏州淋巴瘤高峰论坛圆满举办
融合助发展,苏州话淋瘤--第七届苏州淋巴瘤高峰论坛淋巴瘤MDT病例分享专场
第七届苏州淋巴瘤高峰论坛——健康中国,扬帆远航!
第七届苏州淋巴瘤高峰论坛,相聚姑苏,与“淋”有约!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END
荟萃名家,聚焦临床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