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有着古老的历史——早在公元前年的医学手稿中,就有对乳腺癌的详细记载。
但人类对于肾癌的认识,却没有经历很长的发展历程,并且这其中还有着一些有趣的小波折。
在年,Konig首次报道了肾癌,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肾脏肿瘤的准确描述。
年Robin检查了来自肾脏的实体肿瘤,并得出肾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结论。
然而年德国的病理学家Grawitz根据显微镜的观察结果,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肾脏肿瘤起源于肾脏内的肾上腺巢,并推出了一个新名词“strumalipomatodesaberratarenis”(肾内迷走性脂样瘤-肾上腺样瘤)。
同时期的病理学家们以及随后的研究者,都认可了这样的观念,这就使得人们对肾肿瘤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混乱。
直到年,Albarran和Imbert才澄清了肾肿瘤的组织病理学概念,随后Wolff进一步规范了肾肿瘤的组织描述,明确了肾肿瘤的组织学。
年Oberling根据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结果,再次确认了肾癌起源于肾的近曲小管的事实。
由于肾癌的治疗挑战性较大,因此其治疗方法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演变。
在过去,手术是治疗肾癌的唯一方法。
完全性肾切除术是最先应用的治疗手段,但由于当时疾病认知和医疗水平的限制,无论是年Langenbuch所提出的经腰部肾切除术,还是年Kocher实施的经腹部肾切除术,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直至年,Robson首次提出了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概念。
这一术式一经报道就被广泛采用,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并在随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肾癌手术的金标椎。
50多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已经对肾脏肿瘤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根据肿瘤的分期也有了更加完善的治疗策略。
从年Clayman完成首例腹腔镜肾切除术以后,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等微创手术方法,得到了广泛的普及,逐渐替代了经典的开放手术方式。
与此同时,年VincenzCzerny所提出的保留肾单位手术,在20世纪末逐步得到了认可并得以推广。
此外,一些非手术保留肾单位微创技术如射频消融、冷冻消融等也日益受到重视并迅速应用于临床。
目前,微创和保留肾单位治疗的观念,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接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