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沈国*与马云联手战物流 所拒何人联商资讯中心
特约评论:传马云千亿建 大物流 ,银泰沈国*任CEO。阿里集团及银泰、复星、富春、四通一达、顺丰及一些金融机构计划联手建立 中国智能物流骨干(China Smart Logistic Network,简称CSN) ,内部称 地 。
传统零售业若做大物流构想,基础部分是供应商送货上门或者自己的电商子公司、部门。而顾客前来消费、提货的过程,何尝不是一种 物流 ,可见更好的物流亦是更好的企业营销与商业模式。
大家也许更关心马云和沈国*这样的明星企业家,而非由此思考中国物流与零售转型升级,更不必说计划中的智能是否让全国任何一个地区做到24小时内送货必达等具体猜想。
有人说,这是马云念念不忘物流,如今阿里狙击京东 这是电商行业媒体视角;武汉某媒体竟把银泰视为金主,而阿里只 牵头 这是以鄂武商第二大股东银泰投资逻辑视之;有人担心沈国*去做这里的CEO,势必影响自己的银泰集团 这是零售人传统观念。
唯独少有人提参与者中 四通一达 等物流公司的作用及合作空间、风险,他们原本是地计划的关键部分。这样一来,仿佛盲人摸象,有摸到脚,有摸到手,有碰到鼻子的,都对,也都不对。
该计划可谓大胆,架构也很理想,但真正的磨合与执行恐怕难如登天。它有赖于马云沈国*郭广昌等企业家的前瞻性物流共识、个人私交,有赖于顺丰等共同参与物流企业合理分配、布局不同地区和阶段的市场份额,有赖于一两位长袖善舞联络各大合作方的顶级经理人,更有赖于各家企业不得不合作的情怀和竞争局势。
地 玄机 我首先想到战国时苏秦、张仪。这是地成败的最大玄机。
四通一达 的老板都是老乡,或交情尚可,终究利益攸关,而下面的渠道和业务员可是打得不可开交的,顺丰更剑走偏锋。他们怎么参与计划,为何要参与,似乎并没有必然因素。阿里马云总不能威胁他们说,你不参加,就不能运淘宝的货,他可以为淘宝商城提供部分配套,淘宝C2C却没法强人所难。
战国时,苏秦挂六国相印,风头一时无两,而其同门张仪则相秦国。张仪原投奔苏秦,被苏激引至秦,一则深觉张仪大才不该居其之下,二则当时 七雄 纵横格局使然。
那样的义气、现状、利益,别无选择,才是紧密同盟,遥相呼应。中国物流市场,远比那样的格局要分散和轻松近百倍,而国际物流公司中国份额终有限。想一想零售业数以百计的各地或跨省各联盟,雷声大雨点小。横向看,中国教育界也有北大、清华等各自联络几大高校分别组建的自主招生三大联盟,也不过如此。
何况,这个络联盟中涉及企业的标的、行业、地域又要比零售业内采购联盟等复杂更多。再细想,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可能正是它的松散却彼此倚重、制衡优势所在。
一时瑜亮聚赤壁 其次,我在想马云和沈国*的私人交情、电商与传统零售商竞争,以及其他所有合作伙伴的共同发展空间。
沈国*、马云、郭广昌等著名浙商,曾联合干过不少事。上海世博馆,一起做民企联合馆;浙江第一会所 江南会 七股东之二;云锋基金共同出资人;都是爱佑慈善基金会成员。马云坐拥阿里帝国,沈国*是北京浙江商会首任会长,郭广昌则创办上海浙江商会,都是最会资源整合及素来服众的企业家。他们提供实力想象空间。
从某种程度上说,银泰百货和阿里电商是强劲竞争对手,银泰便是最好尝试,如今借物流而进一步交织,引人遐想。而沈国*近日更推荐万达王健林和阿里马云就上次一亿元*注的论坛内部对话记录, 两位如此成功的企业家,对电商发展竟持如此不同的观点,这本身就值得每一位企业家深思。电商与传统零售的竞争好比空间与陆*之战,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们不能怨天尤人,唯有踏实前行。
沈国*的成功,部分得益于跳出百货做百货,跳出商业做商业。所以,银泰集团绝非零售而已,阿里集团也有电商之外的许多社会化企业使命。而令他的朋友马云最为佩服的更是:说浙商土的人应该看看沈国*。某次两人交谈透露以下信息,倒为沈国*拟出任CEO埋下伏笔, 很多小事情的合作上,看到他非常低调。许多人做事情常赢在细节,输在格局,但沈国*是属于细节做得非常好,格局也好。
这件事,倘若成,必定改变中国物流生态圈,较大程度上影响商贸尤其是电商业发展,也改商业史。托运这件事,现在叫物流,以前有押镖或运输,现当代更散的各地货运叫漕运、托运部,这是个非常草根的行当,不乏青帮和黑社会,野蛮生长,基本上没什么规矩。
但它总算是件好事,至少还提醒零售人更相信物流的力量,更重视另一面 物流 。 (特约评论员林尚玉/文 博客:)